Silakka54 心得


Why Ergo Split Keyboard?

其實我對分離式鍵盤已經有興趣很久了,因為對少按鍵的嚮往,希望可以不用大幅度的移動手就能 cover 所有的功能 但之前一直都沒有付出行動,因為一來我的使用鍵盤的時候並沒有一個指法,左右手分別負責的區間並不像是標準指法那樣一刀切開 像是以英打為例,通常 Y 是分配給右手負責的、B 則是左手負責的,但我是反過來 而中打我的左手負責範圍也多了一行,而且左手會放的比較高(比較好敲數字鍵),然後會用拇指補上比較難敲到的最底下那一排 所以對我來說,要使用分離式鍵盤勢必須要一段陣痛期 同時我有點擔心如果用習慣分離式鍵盤了,會用不習慣正常的鍵盤

大概在去年年底的時候,為了避免肩頸姿勢不當,開始研究怎樣的姿勢對身體的負擔不會那麼大 發現現有的鍵盤對我來說都太窄了,再怎麼樣我的肩膀一定都會往內縮著用鍵盤 對於一個需要靠鍵盤吃飯的人來說這樣實在是太不舒服,於是便下定決心要來尋找一個適合我用的分離式鍵盤

Why Silakka54? Why not Corne?

其實最一開始我是打算組 Corne v4 的,甚至都找好套件只是因為價格問題還在猶豫 然後就想到一個嚴重的問題,Corne 幾乎沒辦法順暢的用注音輸入

休想叫我用 Fn + q 來輸入ㄅ

因為這個鍵盤並不是只會拿來敲 code,再怎麼說還是會拿來打中文,又懶得學許氏注音或是拼音等輸入方式 所以後來又開始尋找帶數字鍵的分離式鍵盤,最後找到這把 Silakka54

本來還在苦惱要怎麼自己洗電路板,後來發現可以用便宜的價格淘到 pre-build 的熱插拔板子了,同時還改善了原始設計的小問題 原作者為了要讓左右手的電路板可以重複利用,所以是將主控翻面焊上去 而我找到的 pre-build 是選擇多洗一個鏡像版本,應該是對自己的銷量有信心

之所以不考慮如 Ergodox 也是因為懶,pre-build 的比較貴又不是很想要自己做

Silakka54 Github 頁面

軸體鍵帽選擇

原本的賣家有提供鍵帽和軸體一起組裝的組合 不過我已經有物色好要哪一款軸體了,所以只有訂購最基礎的套件

拿到手的東西很簡單,左右手已經焊接完畢的鍵盤、兩塊一樣的定位板、一條 TSSR 線、八個腳貼 我訂了兩套,想說以後一套放家裡另一套可以隨身帶,這樣就能避免在外面沒鍵盤可用的困擾 不過當然外出那一套需要想辦法降低噪音就是,不然可能有些場合沒辦法用(例如圖書館

家用

先說說家用的選擇好了 我幾乎沒有思考就直接買 NuPhy 檸檬軸了,一直以來我都是段落軸的忠實用戶 只是在之前退鍵盤坑的之後,隨著 Cherry 的專利過期,對岸的自有軸選擇越來越多 加上之前買過 NuPhy Air75 對他們家的印象不錯,在某次去硬派找滑鼠順手試敲一下 Gem75,對檸檬軸的手感非常驚艷 後來研究了一下這是有別於段落軸的提前大段落,在我的認知中就是段落感更強的段落軸 總之就決定要用他了,有在想要不要把功能鍵換成線性軸,不過可以慢慢找就是

鍵帽的部分則是想了很久,最後決定買 MDA 高度的鍵帽,反正只要有夠多的 1U 可以給我換就沒什麼問題了 選用雜牌的鮭魚鍵帽

Silakka 是波羅的海鯡魚,選用好兄弟鮭魚鍵帽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外出用

外出用的我是在打字區選用高特奶油黃軸 Pro、功能鍵是高特水蜜桃軸 v3,鍵帽選擇簡單的黑白配色 本來是鎖定鯨落 & 孤島,不過感覺有點小貴,所以又多花了時間去找其他軸體

反正選軸體的當下還在放寒假不太需要跑圖書館或自修室,對靜音鍵盤的急迫性沒那麼高

這兩款軸體分別是我爬文找到最安靜的靜音段落 & 最安靜的靜音線性軸,目前使用上是真的很安靜 跟我的筆電鍵盤差不多,可能甚至更安靜一點

本來有想要上靜音棉的,以前沒用過不知道貼起來超級麻煩 才貼到第五個就受不了把已經貼好的也拔掉直接上軸,聲音還是太大再說

就在我蹲在路易莎角落把鍵盤全部組裝完、也用 Vail 改完鍵位了 開始測試的時候才發現當我敲下 io 的時候,實際輸入的是 oi 後來測試了一下,同一直排的 78, io, kl, ,. 都有一樣的狀況 跟賣家反應之後,他請我拍主控上的照片,發現是兩個焊點用太多錫連起來了,所以只要按下其中一個直排就會觸發到另一個 後來跟朋友借烙鐵自己把兩個焊點分開之後就沒有問題了

搞到最後還是要自己焊一點東西 = =

不過最近這幾天用 NuPhy 檸檬軸習慣了,有點想找靜音大段落,目前是鎖定靜音月白軸 但也不是很急,反正也不是沒鍵盤用

心得

最後提一下心得,其實這次算是有點越級打怪,畢竟在鍵盤客製化百花齊放的時候沒有經歷到 等到現在需要找的時候有夠眼花撩亂XD 同時也還在習慣鍵盤的使用,不過用了大概一週已經可以把打字速度拉到之前的七成速度左右了 不過也還是有些小問題要處理 例如鍵盤的底是完全平的,已經習慣打字有一點傾角了還在尋找些微傾斜的方法,目前感覺最好的方式是自己話圖 3D 列印一個 或是外出時要用什麼裝、鍵盤要怎麼再不用的時候防塵之類的問題

總之整體來說我還是很喜歡這組鍵盤,希望這不會是我在客製化這條不歸路上的起點